救援力 Rescue
想實踐 : 影響同學共同維護共融式遊具的壽命,強化遊戲責任與遊具使用觀念,建立分享、珍惜及永續的態度,在遊戲中實踐共好的夢想
行動一、了解同學的遊戲現況與需求,建立正確的遊戲觀念
目前我們已經有一座共融式遊戲場,使用對象大多是學校的同學,也發現有故障或需要改善的地方,我們希望可以更活化這個遊戲場的功用,也邀請更多校內外的人一起出來玩。
1. 調查同學使用的滿意度及狀況、困難及問題(含特教班師生),了解學生們使用設施的滿意度、困難和問題,要改進的地方,例如:創意迷宮設計的不好,非常卡、溜滑梯一點都不滑,讓人磨破皮
2. 調查目前設施的狀況與安全性、維修經費(訪問學務處、健康中心、低年級老師、總務處)並了解為甚麼沒有經費,假如經費真的太少,就要找出原因。
3. 觀察鄰近學校的共融遊具的狀況及維修經費(國語實小、老松國小、大安國小、和平實小),深入了解其他學校是否有經費少時的情況,以及如何解決和了解他們的情況
4. 討論如何讓同學玩得開心又健康,並且玩的負責任,有公德心,並進行入班宣導與推廣正確觀念。
夢想實踐 : 提倡場域創造,活化開放遊戲場,讓更多孩子受惠,提升孩童健康與創意。
行動二、活化校園現有的遊戲場~發現學校遊戲潛力區,辦理更多元的遊戲,落實兒童遊戲權
透過現有場地增加多元遊戲空間及形式的場域創造Placemaking以街道遊戲為例,將規劃孩子超愛但室內玩不到的五大主題,滿足各年齡層兒童的多元需求,且率先引進國外行之有年的孩子王制度,遊孩子擔任關主協助孩子自在遊戲。幫助現代父母承擔巨大的教養壓力,有時不免過度介入、指揮孩子的遊戲。為了降低父母焦慮,讓孩子成為遊戲的主角。
1. 紀錄與討論遊戲的元素,並且如何利用學校現有的空間及資源進行改造與設計,哪裏需要重新改造或更新(操場、大王椰子樹)
2. 關卡位置圖設計及丈量,討論可容納的參加人數及動線
3. 透過參加布展活動的培訓,小組討論能否利用大王椰子樹的殘幹改造,下課學生可以玩甚麼?訪問專家我們可以如何讓遊戲場更有趣,能不能用以前砍下來的樹做出有趣的設施。
4. 訪問學校行政相關的舉辦日期、可能性及配套措施
行動三、大家一起出來玩學校,規劃校園遊戲日,服務全校同學
1. 將我們的想法與學校行政單位討論,了解可行性與方式
(1) 和學校討論遊戲場對外開放的時間與管理辦法
(2) 詢問是否可以邀請他校或附近居民可以假日來玩
2. 設計大家一起出來玩學校的遊戲場,並分享開放校園邀請其他學校或其他縣市的同學來玩遊戲場
(1) 預計設計六場校內遊戲場活動,邀請同學及特教班同學玩學校遊戲日遊戲場。
(2) 邀請台北市大安國小特教班來學校一起玩。
(3) 邀請花蓮縣吉安鄉宜昌國小同學一起來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