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動資料修改
請輸入指導老師EMAIL
×
分享  :  
若我的一份力,能幫助地球對面的你
高雄市 / 美濃區吉東國小
弱勢關懷
指導老師 :   謝汯恩  
學校名稱 :   美濃區吉東國小  
執行時間 :   2024/03/01 - 2024/12/31
成果影片 :   
成果簡報下載 :
希望力 Hope
1. 問題發現與設定
o 討論:「什麼是貧窮?什麼是富有?」
o 觀看非洲孩童生活影片,增強學生的感受力。
o 透過「一天 1000 元」模擬桌遊,體驗低收入生活的困境。
o 討論:「如果你是這些孩子,會面臨哪些挑戰?」
2. 目標確立與計畫擬定
o 討論:「我們能為這些孩子做些什麼?」
o 發想可能的行動方案,如 義賣、清潔活動、募款、祝福卡片交換、慈善表演。
o 確定行動細節,如資源需求、角色分工與時程安排。
3. 公益行動實踐
o 社區清潔募款:學生組隊到社區進行清潔,每袋垃圾換取老師的點數。
o 創意義賣活動:學生製作黏土紅板,在市集進行義賣,所得款項捐助非洲。
o 祝福的累積:學生學會祝福他人,將其累積在罐子後,送祝福給非洲孩童。
4. 行動反思與分享
o 討論:「我們的行動對世界產生了什麼影響?」
o 記錄學生的心得,製作行動記錄報告。
超越力 Exceed
1. 溝通與團隊合作機制
o 小組討論:在蓋學校的活動中討論如何快速搜集資源並提供所需。
o 角色扮演:以上活動中扮演幫助非洲居民的人,建立好遇到困難的心態。
2. 行動過程中的人際互動
o 學生設計義賣海報,並向來購買的客人推銷宣傳理念。
o 義賣現場學生分工合作,有些負責收款,有些負責推銷,學習實際的商業與社交技巧。
3. 社群參與與擴散影響力
o 透過學校社群媒體分享活動過程與成果,吸引更多人關注與參與。
4. 反思與回饋機制
o 學生思考如何改進未來的公益行動,並思考這樣的活動對自身的影響。
o 討論未來如何延續這樣的行動,讓影響力持續擴大。
救援力 Rescue
【Rescue 救援力】 社會參與
學生參與公共事務的議題,是否能理解他人感受、樂於與人互動,並與團隊成員合作,具備理解與關心本土與國際事務的素養,關懷生態環境、包容多元文化。
1. 公益行動的社會影響
o 透過公益行動,學生理解個人的努力如何幫助世界上的弱勢群體。
o 討論:「我們的行動如何改變了非洲孩子的生活?」
2. 在地與國際議題的連結
o 認識 SDGs(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),特別是 SDG 1:消除貧窮,理解全球共同努力的必要性。
o 觀看非洲孩子生活影片,增進對異文化的理解與尊重。
3. 公益行動的延展性與可持續性
o 討論如何讓此計畫變成年度活動,持續幫助需要的人。
o 深入理解參與的國際公益計畫,如「舊鞋救命」。
4. 生態環境與文化關懷
o 強調「永續公益」,不只是捐款,更重要的是改變消費模式,如「以物易物」的義賣方式。
克服力 Overcome
【Overcome 克服力】 延續創新
學生能否以創新思考方式,勇於發揮創意執行公益行動,克服困難、激發更多生命的潛能,並讓此行動形成延續性的社會實踐,發揮愛的力量。
1. 創新思維與行動策略
o 設計新型義賣活動,如「捐贈二手物品換服務」。
o 創建「公益行動手冊」,提供學弟妹參考,延續行動。
2. 克服困難與挑戰
o 討論活動中遇到的問題,如募款不足、社區參與度低,並設計解決方案。
3. 行動成果的永續發展
o 設立「公益小隊」,每年固定舉辦不同形式的公益活動。
4. 行動計畫的推廣與傳承
o 記錄活動過程,製作成報告,分享給學校與其他有興趣的老師與學校。